南开新闻网讯(记者 马超 摄影 任永华)10月18日,2013年百所重点中学校长论坛在南开大学省身楼举行,论坛主题为“加强大学与中学相互衔接,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”。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出席会议并讲话。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杨克欣,招生办公室、历史学院、物理学院、各招生组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06位校长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杨克欣主持。
会上,龚克介绍了举办此论坛的初衷和南开大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。龚克提到,这个思路的逻辑起点是大学以育人为本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。南开素质教育的核心转变是突出“公能”培养。“公能”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是将“德智体美”的教育结合起来。“德智体美”是相互融通又各有侧重的“四育”,而不是分门别类的“四课”。素质是不能灌输和传授的,要求学生主动发展,因此素质教育要求从以“教”为主转变为以“学”为主。龚克指出,实施素质教育,最大的难点在于“素质评价”,南开正在探索,希望从兄弟中学那里汲取经验,大学中学携起手来,创造素质教育的新局面。
杨克欣表示,近年来南开大学致力于推行“公能”素质教育,制定了《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》和素质测评方案。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与中学的联系,共同探索有效的招生途径,加大宣传与选拔力度,进而招收到认同南开教育理念,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,并努力为他们搭建成长平台,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。
耀华中学校长任奕奕提出,“衔接”是教育的主题之一,大学和中学的衔接是一个复杂工程,耀华中学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努力构建高度的教育信任和群体聚力,搭建多个平台,建立共同愿景,寓素质教育于日常“养成”过程之中,注重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,努力培养学生激情、冒险、质疑的精神。
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提出,“老师讲,学生听”是中国基础教育普遍的教学形式,这种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磨灭学生的创造力,因此就要用其他教育形式加以消解。重庆南开中学通过开设选修课、活动课、举办讲座等方式扩大学生知识面,激发学生好奇心,启发创新思维,努力用学校文化传统“养育”学生。
湖南长郡中学校长陈来满提出,高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,近年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,希望探索更多的特色项目指挥中学教育,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、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所帮助;同时在中学也应当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和教材改革,启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,做到与大学的衔接。
南开大学历史学院、物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结合学科特点和多年教育教学经验,谈了对“加强大学与中学相互衔接,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”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,提出希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淡化职业导向,而强化发展导向、成长导向、兴趣导向,完成由知而能、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。
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了南开现有的招生政策和对2014年自主招生的一些设想。她提到,在自主招生方面,南开大学将继续探索符合南开特色的自主选拔招生体系。